機器人刷量、惡意操作、宕機拔網線,互金協會揭數幣市場“虛假繁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4月2日發布關於參與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投機炒作的風險提示。

這份風險提示直指目前市場出現的種種怪相。其中包括炒作“虛擬貨幣是超越黃金白銀的避險資產”概念,而實際情況則是其價格大幅下跌致使消費者損失慘重。不僅如此,這些平台還通過機器人程序刷量、篡改數據等行為,藉以營造出虛擬貨幣交易市場的“繁榮”假象。

互金協會在《風險提示》一文中寫道,通過對部分平台的交易數據抽樣分析,40多種虛擬貨幣交易日換手率超過100%,70多種日換手率超過50%,在幣種交易單價和市值均不高的情況下刷出巨額交易量,還有平台直接採用粗陋手段,爬取其他平台信息,完全複製偽造交易量。

在誘導消費者入場後,平台會採用各種操縱市場手段侵佔消費者財產。一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平台通過高買低賣,高頻交易等惡意操作程序侵佔消費者財產。二是平台使用橫盤、拉盤,砸盤等技術手段操縱交易,消費者完全不知道實際交易情況。三是平台常通過宕機、拔網線、凍結資產等手段使交易突然停滯,參與槓桿交易的消費者因無法主動平倉引發爆倉而損失慘重。

須注意的是,由於“出海”經營,這些平台運營主體較為隱蔽,其通過頻繁變更網站域名和服務器地址,以及採取線上導流線下交易等方式,逃避監管部門打擊,其運營主體註冊地、辦公地以及業務開展區域常常不同,消費者往往無法確定運營者身份,一旦發生財產損失很難追回。

為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出風險提示,廣大消費者應主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鏈得得注意到,這是今年以來,互金協會首次針對加密數字貨幣行業的投機炒作進行風險揭示。而本次直接將矛頭指向了處在食物鏈頂端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

由於冠狀病毒危機加劇,全球範圍內的風險資產遭到拋售。3月12日晚到13日早間,比特幣驟然暴跌,連續跌破7000、6000、5000美元口,24小時跌幅高達40%。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一天內縮水745億美元。

整個市場就像被撕開了一個大的口子,在這個環境下,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承受巨大的系統壓力,主流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系統故障或交易擁堵事件。持幣投資人成為直接受害者,參與槓桿交易的消費者因無法主動平倉引發爆倉而損失慘重。

OKEx首席戰略官徐坤在鏈得得“不得了”對話時直言,3月12日晚OKEx確實短暫出現了短時間的卡頓,從而及時增加了服務器以應對短時危機。

3月23日下午,OKEx官網發布《關於312極端行情造成永續合約短時間卡頓的處理方案》的公告。公告顯示,受3月12日市場行情劇烈波動的影響,OKEx永續合約出現短時卡頓,OKEx將會對由於平台自身原因導致無法交易的用戶賬戶,給予合適比例的補償。此外,火幣、幣安和BitMEX等主流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交易系統均出現不同程度故障。

與此同時,國內多地出現了投資人維權事件,聲稱由於交易平台的系統故障,在極端行情下無法操作而造成了財務上的損失。

所以對於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風控體系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一次巨大的行情波動下,被再次放大。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截至4月2日,全球共有加密數字貨幣5295種,而加密數字交易平台共20760家,是加密數字貨幣的近4倍之多,市場長期呈現着狼多肉少的局面,而交易插針、交易宕機等事件頻頻在行業內上演。

在極端行情下,由於主流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他們更容易在系統故障、黑客攻擊等事件中被“圍攻”。

但是換句話講,2萬多家交易平台都有自己的用戶基礎,在交易平台大概率不會主動自揭風險的前提下,難以判斷在系統故障下的投資人損失規模。起碼從目前來看,這是個無法量化計算的問題,也將成為未來加密資產交易市場的重大隱患。

此外,互金協會提到的一個很及時的風險,即炒作“虛擬貨幣是超越黃金白銀的避險資產”概念。

在疫情影響之下,全球主流金融資產遭到拋售,全球金融市場進入到“緊急避險”。為應對新冠病毒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美聯儲降息至0,並啟動規模達7000億美元的新一輪量化寬鬆。此外,多國央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以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在這個時候,“比特幣可替代黃金充當全球避險資產”的說法甚囂塵上。但是由於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開始在旗下投資組合中添加各種加密資產,也讓加密貨幣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高。當傳統金融市場遭遇大規模下挫之後,勢必會產生漣漪效應並最終波及到加密貨幣市場。

在3月12日極端行情下,比特幣聯動全球投資產品一同下跌,比特幣“數字黃金”的身份被重新評估。供職於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王晨昱認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從未接受過市場的考驗,市場深度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無法成為優質避險資產。

鏈得得作者在過往采寫經歷中感受到,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眾多以非法集資和融資詐騙為真實面目發行代幣的項目方,在項目推廣和線下路演中,無非在不斷和用戶強調兩點優勢: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前景、比特幣的“數字黃金”身份。

可以看到,互金協會在注意到這種“熱點”風險後及時發聲,提示投資者及時防範風險。

鏈得得查詢發現,上一次互金協會針對於加密數字貨幣領域進行風險提示是在2019年12月13日。

彼時,互金協會在該風險提示中寫道:“據金融監管部門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監測發現,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區塊鏈旗號大肆炒作‘虛擬貨幣’,ICO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在境內有死灰復燃跡象。究其本質,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以區塊鏈之名,行ICO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之實,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於2017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有關規定,並會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互金協會在短時間內的兩次發聲,進一步揭露了加密數字貨幣行業隱藏的巨大風險。

2017年,人民銀行會同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虛擬貨幣交易和ICO行為是非法金融活動,並開展清理整頓工作。

但是兩年多時間過去,為逃避監管打擊,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註冊或將服務器設置在境外,繼續從事相關活動,面向國內投資者從事非法交易。這些平台常以各種噱頭吸引消費者眼球,比如此前的ICO,現在的數字黃金等。

對於這些交易平台的風控體系存在巨大隱憂的情況下,投資人一旦投入資金,就像被蒙上眼被帶入到了一間黑屋子,周圍被營造出熱鬧的氣氛,但實則大家都看不見彼此,只要有一縷光透入,這些被蒙眼的人就會朝着這個方向走去,但這束光是幹嘛的,可能還沒等大家走過去它就沒了。

本文收集自網絡,本文觀點不代表格時財經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鑒於中國尚未出台數字資產相關政策及法規,請中國大陸用戶謹慎進行數字貨幣投資。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