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时财经首页
  2. 格时学院

简单枯燥且乏味的比特币

一般性公链设计原则

区块链是一种高冗余度的共有数据库,它被用于记录某种基于广泛社会性共识且需要频繁更新的高价值信息状态。在系统设计中,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状态信息对象的选择。区块链系统的状态信息对象,必须满足两个性质:高价值低性能开销。因极端的存储资源消耗和传输性能的瓶颈,该框架在启动阶段只适用于一种无需设置出于仲裁需求的外部权力的点对点系统(预设信任不需要极端的冗余度)。简单说,记录对象的价值不依存于任何预设信任条件(法律或某权威),而取决于个人主观意识(信则有,不信则无)。在特征上,自下而上的群体共识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即使没有中心化仲裁,破坏共识对个体的期望收益也不为正。

二,合法状态的决定机制。共同数据库只能拥有一种合法状态,且不能宕机或被滥用。因此,需要有一种状态变更决定方案(通常被称为共识机制),该方案必须能够在固定时间内对唯一有限大小的全局更新进行选择和决定(通常被称为事务和区块)。

区块链系统必须拥有一种准入性状态信息对象的利益相关群体能力对称:任意状态信息对象的利益相关群体都可以以较低门槛成为共同数据库的样本维护者而与全局状态直接交互,或通过其他手段与状态交互。

通常说,虽然共同意识的维护有利于所有状态信息对象的利益相关人。但在物理层面,为防止公地悲剧,对于共同数据库的样本维护者,必须存在一种任意形式的期望收益,以激励人们参与到这种记录的劳动中。这种收益一旦真实产生,它的所有权必须能够被保证以合法全局状态的形式被记录在共同数据库中。

由于这种期望收益以比特形式存在于赛博空间,而古典区块链系统中的样本维护者倾向于以法币为尺计算服务器成本。因此,样本维护者的参与动机完全建立在状态信息的全体利益相关人对该期望收益的法币价格共识上。

状态信息对象的终局

容易理解,公链网络最核心的问题是节点运行者的动机。毫无疑问,在冷启动的初始,没有什么比一串二进制数字更简单、更像一张白纸、更有想象力。

比特币系统中记录的数字其功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所有权基于密码学、具备大小关系、且可以被转移,所以它会有价格,可以被交易。

你可以认为它是「钱」,可以价值存储;也可以认为它是空气,炒着好玩;甚至可以认为它是「赎罪券」,谁拿着就可以赎罪,还可以倒卖。群体共识的唯一标志是:有人愿意买,至于这些人为什么原因买,并不重要。

但可以简单推理:买的人觉得可以更高价卖,即还会有更多人买。怎么让更多人买?告诉他们比特币是一种伟大的发明,一种前所未有的范式转换。其隐含的意思是:买了你能发财。发财下面更深的一层含义是:你需要鼓动更多更多的人相信比特币的伟大,然后你再把高价币卖给这些相信你的人。

必须说明的是,比特币系统和所有智能合约系统在表现上存在不同,但在根本上没有区别。如果忽略作为转账手续费的作用,比特币只有主观价值。反之,智能合约平台的代币同时拥有主观价值和所谓的客观价值,后者即执行去中心化计算的燃料价值。所谓客观价值,就是指燃料的使用价值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而是一直存在。但有趣的是,这种虚假的客观价值完全依托主观价值存在,即如果没有人认为智能合约平台代币具备主观价值,也没人会收取这种代币进行计算,即运行节点进行工作。许多人认为区块链具备的「抗审查」特性,其实完全建立在样本维护者对某种「密码比特」的主观意识上。

在中心化系统中,法币的作用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即如果拒收,会被认为是违法犯罪而受到惩罚,这种仲裁机制需要外部第三方的存在。而「去中心」的本质就是由「允不允许」变为「信不信」的转换。只要能卖出去,那它就是有价值。交易价格和流动性本身就包含了所有的共识情绪。可以认为,在事实上正在发生的链外交易行为,具备了解释群体对整个系统认知的全部有效信息。

综上,区块链系统去中心化的本质就是针对比特数字的「主观想象」,该「比特数字」必须具备所有权并能够进行链上转移。维护其运转的根本动力为「有人愿意买」,其隐含假设是「买了会赚钱」。

简单枯燥且乏味的比特币
这里存在两个重要的其他可能性。第一,根据前文所述,公链系统被用于记录一种需要频繁变更的高价值状态信息,其历史账本未必需要永久保留,而作为节点激励的「数字」也可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存储空余可以被用于记录任何事情,即:让状态信息对象不局限于与「空气激励」相关的事物。理论上,在底层安全性足够时,公链系统可以用来保存任何无所有权的普通信息或第三方背书的资产。
第二,减弱假设,现认为节点运行不是个经济行为。假设 10 年后,边缘计算和个人设备比现在强大得多,所有人都是出于某种道德或兴趣因素而加入去中心化网络,公链的运行法则会彻底改变。笔者认为,所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依托于生产力的发展。在信息世界中,设备和传输速度量级上的改变才是新技术唯一的土壤。在设备资源极大丰富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的转变才是真正可能的。

比特币亚文化

「看到他因为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而显得滑稽的反应,我感觉,特别地好玩儿。」
                           ———网红,朱一旦
无线电通讯被发明之前,任何的跨地区信息传递必受限于空间。但在电子通讯的加持下,人类首次实现了跨地区同步信息传递,信息延迟近乎被击穿至 0。
同理,技术史也因比特币的诞生而被一分为二。比特币做到了两件事:第一,首次对某种无实物对象实现了客观稀缺性所有权。通常意义上,信息可以被无限复制,比特币通过密码学确权和价格共识确立了信息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对于任意客观实物的个人占据,都存在外部暴力可以对其进行掠夺的可能性。比特币的无实物属性使得任何权威对其所有权的干涉能力低至物理极限。但该优点的反作用是,个人同样容易丢失对比特币的所有权。从常识上来说,绝大多数的人类心智无法承受这种单点风险。
第二,比特币的比特本质使得其所有权的变更无视空间阻隔,且几乎没有延迟。在此之前,任何具备客观稀缺性的对象都因无法摆脱实物性而受限于空间,而只要在网络通讯可以触及的地方,比特币可以被认为是瞬间瞬时(实际上有确认延迟)。
如果你现在还没理解比特币的最有力的逻辑就是「涨」,那我只能说你对上文的理解不到位。
在能让人发财的主要特征加持下,所有话术都是正确的:数字黄金、价值存储、大宗商品、星际货币。
无需思考更多,比特币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就是「暴富」。供给端的人为了暴富(矿工和屯币者),绝不会放任比特币进入无限下降通道,他们会「高明」地在市场上和空头轮番表演,以吸引更多圈外的风险爱好者加入这场游戏。
简单枯燥且乏味的比特币
那么如何通过比特币暴富呢?
目前存在两种主流的话术。
其一,屯币。屯币暴富的市场原理在于收紧供给端,因此只需要不多的新入场者,即可轻松制造价格革命。多头利用疯狂的拉升吸引外部资金加入,资深屯币党接机出货,小白屯币党不动,纯韭菜接盘。等到价格重新被砸至低点,资深屯币党再次进入,开始新一轮周期。
此法有一个瓶颈:每一轮的最高点必须高于上一轮,否则无法维持大多数屯币党从不交易的精神信仰。因此针对新韭菜的挖掘就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比特币社区双管齐下,使用「暴富焦虑」和「高大上自由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连环轰炸。但此法目前遭遇瓶颈:除了广泛存在的风险厌恶者外,理解这些高大上的概念购买比特币的门槛对大多数不爱动脑的人来说有些麻烦。
其二,赌场。加密货币交易市场是一个 7×24 的世界性低门槛资金面博弈。在合约和期权等工具的加持下,这一特性被进一步放大。作为不被国家级资本广泛认可的存在,比特币的基本面基本就在矿业和屯币党的供给端上。2019 年合约火爆以来,众多年纪轻轻的暴富神话传遍了币圈。「交易员」成为了年轻人财务自由的榜样
可以这样总结,加密货币是一种基于数学信任(历史首次)的、与生产创造完全无关财富分配行为,分到多少只取决于你的上下车时间。简单说,其价值观即:拒绝劳动,坚持投机暴富。
和大多数在年轻人中火爆的事物一样,比特币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而这就是比特币的「亚文化」
目前来看,该特征十分符合全世界范围内「千禧一代」的世界观。从小衣食无忧的他们,在成年之后直接面临供给端过剩的经济格局,他们中的许多没有参加劳动的迫切性,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马上将从父辈那里继承大量的财富:在实体经济投资的疲软周期中,年轻人将资产投入比特币市场是十分合理的。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为:一切市场行为的目的只为获得更多的资本,而非进行最好的资源分配。比特币市场是全世界最好最快的收割场所:因为这里还有众多由于买卖的低门槛而被放入的待宰小白,他们在传统商品市场根本进不了门。
过年了,币圈形形色色的大佬们要么去欧洲旅游放松,要么去北海道滑雪度假。由于疫情而坐在电子设备前的你,应该思考一下:到底是上车屯币布道呢?还是仅仅是「Get in, get rich, get out」,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交易机器,亦或者还是直接转身离开呢?
比特币的公地悲剧在于,后上车的屯币者必须卖力地承担起布道的脏活累活,因为老炮儿们的上车价格很低,对价格的心里底线也比后来者低了太多——他们压根不在意波动,而且有足够的资金制造 Fomo。(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终日在社交媒体上布道比特币,那他的上车价格绝对不会很低。)
当看到那些后来者因一点价格的微小波动而上窜下跳时,大佬的内心毫无情绪,这种淡然的根本即来源于此。
可以想见,大佬们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枯燥,且乏味。
简单枯燥且乏味的比特币

(图片来源: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本文来自区块律动BlockBeats,本文观点不代表格时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邮件:[email protected]

QR code